別再只是花錢買課,跟你分享我如何用AI,把課程轉換成自己的能力
Hello ~~ 我是 Sandy,很高興又寫信給你!
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,買了一堆線上課程,最後卻只學了開頭,然後就默默放著長灰塵 ?老實說真的,我買了應該有近百堂線上課程,好多真的都只讀了一半。
其實你知道嗎 ? 根據許多線上學習平台的數據,付費課程的完成率普遍在 20% 以下,有些甚至低於 5%,這個比例其實真的很低。
這個現象其實反映出一個重點,線上課程的設計,並沒有完全協助我們產生動力去學習完成,且學了之後,也可能無法內化成我們真正的能力,很多時候就只是「知識」而已。
最近我讀到一些資料,提到問題可能不在我們本身,而是我們這中間其實有許多的學習陷阱 。
今天這封信,我想跟你分享兩個常見的學習問題,以及我目前做的一些改變,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啟發,讓你更能有效學習線上課程。
為什麼你總學不完 ?兩大常見學習陷阱
陷阱一 :只學「知識」,沒有「應用」
傳統的線上課程,無論是影片還是文字,都傾向於被動地傳輸完整的「知識體系」。就像我以前學習美術軟體,都會教我側邊的每一個功能怎麼做,像濾鏡等等功能。
但問題就在於,這樣的方式,對於我們的大腦神經連結很有限。只有當我們主動使用這些資訊去解決一個具體問題時,相關的神經網路才會被真正強化。
簡單來說,光是知道美術軟體的功能沒有用,要我們直接做一個產品,並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,大腦才會真正記住。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,就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「專案目標」。
像是「我要在一個月內做出一個個人部落格網站」或是「我要畫一張可以發布的數位插畫」,這種「項目驅動」的模式,才能直接啟動大腦的「問題解決模式」。
當我們有了明確目標,大腦就會自動排除不相關的資訊,只專注於尋找能幫助我們完成目標的技術。
陷阱二 :忽略「即時反饋」,讓學習變得孤軍奮戰
人類是需要即時反饋的生物。當我們完成一件小事並獲得肯定,大腦會分泌多巴胺,激勵我們繼續行動。
但在線上學習中,這種反饋機制幾乎是缺失的。學完一個章節,沒有人會給你鼓掌;寫完一段程式碼,也沒有人會立即告訴你哪裡有問題。
這種學習上的「孤獨感」,會讓人逐漸失去動力,很容易讓我們放棄。所以我們要主動去搭建最小化的反饋源。
就像學寫程式時,看到代碼成功運行;畫畫時,把作品發到社群,朋友的點讚或評論。這些小小的反饋,就像遊戲中的經驗值,能不斷強化我們的學習動機。
如何有效搭建學習方式
讀完這些,我就開始思考,要如何運用在我的學習之中。像我最近在學習李和泉老師的帶心管理學,我就在想如何運用上面所說的觀念,才能有效的轉化成自己的能力。
以下就是我與 AI 協作的三個步驟,但為了讓你更好理解,我先提供給你課程中的其中一個框架觀念,就是「給自主、收人心框架法」。
第一步 :設定你的學習計劃
我就在想,那要怎麽樣去設定這個溝通方法的學習計劃,我就直接下指令給 AI。我會這樣跟 AI 說:
「請根據這張圖片的內容,幫我制定一個『自主、收人心的框架法』的學習計畫,並引導我學習。」 ,你的行動計劃需要有以下幾個內容
1. 這個內容的核心精神,且依照這個精神,幫我設定一個學習目標
2. 請幫我拆解這個學習內容,幫我設計出我的學習步驟 這個步驟具體的告訴我,我應該要學習到什麼,我如何可以運用出來,能不能幫我找出方法
3. 每一個步驟需要有練習與應用 ,這個部分我不要你一次出現,請一次次的幫我練習,我練習完之後,才給我建議
接下來 AI 就會幫助我設計這樣的內容 ,附上截圖給你參考
第二步 :請 AI 開始所有的步驟
接下來你就可以讓 AI,一步步地完成你的學習內容。除了學習內容之外,我也會提出一些疑問,或是跟他討論,這樣可以動用更多的感官。
像我有跟AI討論:「如果我不知道這個框架有什麼用怎麼辦?」它就會幫我設計出,除了這個課程以外,我可以運用的內容。
也因為我會請 AI 幫我做一些實際上的練習,所以它也會提供我一些練習,讓我實作,且能夠給我更多優點與缺點的部分。這還有一個好處,你都不用擔心回答錯誤,因為 AI 也不會讓你出糗,語氣也很好。
此外,對於我的回答,除了讚美,我也會請他給我更好的建議,這樣就可以不斷地優化自己的能力,與真的可以學習到與運用。
你會發現這樣一步步地教導你學習,與實際運用,才有可能真的可以運用得出來 。
第三步 :建立回饋與追蹤機制
我覺得,學習就像一場沒有盡頭的遊戲,而且要有動力,就需要有明確的「經驗值」和「升級系統」。
所以,我請 AI 幫我設計了一套「學習成長計畫」,來為自己增加學習的樂趣和動力。我把這個計畫命名為「智慧領航員」。
核心概念是:「每一門課程都是一片待探索的星海,我們是航行其中,繪製屬於自己知識星圖的領航員。」。
「探索積分(XP)」。每一次的提問、練習與反思,都能獲得相應的 XP,就像在遊戲中打怪升級一樣。
這個系統讓我每次完成任務,都能看到 XP 數字的增加,這小小的成就感就是最好的即時反饋。它讓我更有動力去學習,不再覺得學習是件孤獨又漫長的過程。
這樣一來,線上課程的知識不再只是「看看就好」,而是變成一個你和 AI 共同完成的「學習專案」。
結語:學習,是把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
線上課程的低完成率數據,其實是在提醒自己 :
或許我們可以改變學習方法。因為我覺得學習不只是一種知識的累積,更是一種能力的轉化。
當我們把學習變成一個有成就感、有反饋的過程時,你將會發現,自己也能成為那 20% 的成功學習者,並且能夠持續進步。
看完這封信之後,你有沒有想要改變什麼樣的學習方式?歡迎回信跟我聊聊你的想法喔。
祝順心,
你的朋友~ Sandy